美育润心,非遗传情——在手工扎染中体验生活的美

发布者:审计学院发布时间:2024-11-15浏览次数:21

扎染,古称扎缬、绞缬,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之一,其通过部分结扎织物在染色时使之不能着色的方法,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。为陶冶学生情操,培养兴趣爱好,拓宽学生视野,1112日晚于c303教室,审计学院分团委书记段天彤老师精心策划并举办了“美育润心,非遗传情——手工扎染体验活动”,吸引众多学子积极参与。

    活动伊始,段老师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1年,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
段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扎染的制作过程,并传授了多种扎染方式与技巧。同学们在认真聆听的同时,也在脑海中构思着自己心仪的图案。随后,段老师为每位同学发放了一块白色手帕,同学们纷纷开始交流想法,分享创意,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实操环节中,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,用棉线细致地绑扎手帕;在染色阶段中,同学们戴上橡胶手套,小心翼翼地拿着自己绑扎好的手帕来到染料桶前。红、蓝、黄、绿等各种鲜艳的颜色在染料桶里交相辉映,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染料,进行浸染。有的同学将花朵部分以外的手帕浸到蓝色的染料桶里,慢慢晃动,让手帕充分吸收染料;有的同学则将折叠的部分依次浸到不同颜色的染料桶里,创造出多彩的条纹效果。

活动最后,段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,并邀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。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创意与汗水,它们独一无二,色彩斑斓,展现了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。此次扎染活动体验课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扎染这一传统技艺,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,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。我们衷心希望,通过这次活动,能够激发更多人对非遗扎染的兴趣与热爱,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更多人的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,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非遗扎染的行列中!



/审计学院赵天泽

/审计学院赵天泽

校对/审计学院谢欣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