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OBE理念,切实提升审计卓越人才培养质量,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审计学院在原有审计实验班基础上,于本学期正式增设内部审计实验班,并同步推行“1+N导师制”,着力构建“目标导向、分层指导、因材施教”的实验班育人新机制,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发展潜力。
完善导师架构,强化专业引领
实验班配备班级导师,由审计学系和内部审计系主任分别担任,统筹实验班发展方向和日常管理,确保整体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。在此基础上,学院组建骨干教师导师团,推行“1+N导师制”,即由1名导师指导N名学生,围绕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,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支持、学术指导与职业规划。
聚焦成果导向,实现因材施教
在OBE理念的引领下,导师团队将以学生的预期成果为导向,聚焦“学生能做什么”,反向设计学习路径与实践任务。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、专业兴趣与发展目标,一对一定制个性化成长方案,并通过实训项目、专业竞赛和科研引导等多样化形式开展针对性指导,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审计实践紧密结合,不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与综合素质。
打造育人共同体,形成协同育人合力
“1+N导师制”不仅关注知识传授,更注重能力发展与素养塑造。班级导师在全过程中发挥方向统筹作用,专业导师则在关键环节提供针对性指导,二者协同互补,构建起全覆盖、全过程、全链条的育人体系。通过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阶段性反馈机制,增强师生联系,推动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与成长路径。
发挥示范作用,持续优化育人机制
作为审计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,“1+N导师制”已在实验班正式启动,并将根据实施成效动态优化、持续完善,逐步探索形成契合审计卓越人才培养需求的科学育人模式。学院也将进一步明确导师职责,健全运行机制与考核办法,推动导师制建设朝着规范化、高效化、长效化方向不断发展,切实提升审计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成效。